“领异标新——‘扬州八怪’与扬州三百年绘画特展”设计手记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1697年,52岁的高士奇随康熙御驾亲征噶尔丹。这一年,名满京城禹之鼎刚满50岁,他绘了一幅《高士奇归马图》,题跋的第一句写到  “雪山归马图” 。第二年,高士奇以养母乞归,随后渐渐远离京城,在籍赋闲,同一年,与金农同岁的黄慎刚满11岁,汪士慎12岁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416.png

▲金农自画像


1762年,75岁的金农画了一张《牵马图》,题跋云:“龙池三浴岁骎骎,空抱驰驱报主心。牵向朱门问高价,何人一顾值千金。七十五叟杭郡金农画诗书。” 这是已知最晚题跋中有 “画诗书” 联署的作品。一生布衣,历经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,自封“三朝老民”闲号的老人,第二年在扬州走到人生尽头,享年76岁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陪伴他的是学生罗聘,料理完师傅后事后,心情沉重的罗聘北上进京卖画。而晚年双目失明的汪士慎已在3年前去世了。也在同一年4月,70岁的郑板桥在扬州见到来自潍县好友郭抡升,他想起潍县,写下诗歌 “相思不尽又相思,潍水春光处处迟。隔岸桃花三十里,鸳鸯庙接柳郎祠。”这几年他时常在画作空白处盖上 “歌吹古扬州” 的闲章,两年后,郑板桥在老家江苏兴化去世,享年72岁。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635.png

▲郑板桥钤印“歌吹古扬州”


展览 “ 领异标新” 四字取自扬州画派纪念馆主展厅的一副对联 “ 删繁就简三秋树,领异标新二月花。” 海报中远去的牵马人出自金农之手,梅花出自汪士慎,前面的骑马人便是为禹之鼎于1697年画的高士奇。金农的《牵马图》与禹之鼎的《高士奇的归马图》放在同一个平面中寓意着离去与归来的不同人生际遇……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

▲系列海报,以罗聘作品为内容,远处是金农《牵马图》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

   色彩上:以扬州烟雨青为主色调,打造一种清雅素洁的空间气氛。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3327.png

    ▲烟雨迷蒙的扬州瘦西湖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823.gif

   ▲展览空间隔墙搭建。根据展览内容及篇章,更好把握展线节奏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259.jpg

▲本次展览作品较多,空间陈设尽量退让。在不动声色间展现出空间层次,是本次空间设计的探讨方向。提及扬州必然联想园林,所以展陈上使用了一些园林设计的手法:“借景”“漏窗”“门框”,观展如游园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304.jpg

   ▲展览形象墙的漏窗镜面反射出展厅景深。应策展人要求将石涛的《淮扬洁秋图》作品题跋放大上墙,配合导览能更为详细的为观众讲述发生在1705年的一些扬州往事。







▲以多层递进的门洞划分出更多的展示区域,每个阴角位都形成45度斜面,俯看平面展厅为八角式平面形态,斜面上为画家介绍或诗文著录,直展线为作品展示,空间层次丰富而图文展示清晰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438.jpg

  ▲展厅过渡空间布置灯笼,动静结合。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441.jpg





   ▲每个分割的小展厅都由园林窗洞相连,既隔断又有所连接,观展者不知不觉间流连忘返。展厅使用浅青色,带出淡淡的扬州烟雨氛围。





   ▲部分造景的园林门洞



   ▲户外海报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展览画册、宣传品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701.gif

   ▲展览画册及折页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938.jpg

   ▲配合公共教育活动的书签


微信图片_20210907152941.gif

▲配合公共教育活动的系列海报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4209.jpg

▲文字款海报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4249.jpg

▲石涛作品为背景的海报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2045.png

幕后花絮


微信图片_20210908144253.jpg